您現在的位置: 首頁 > 學院新聞 > 正文 新聞動态

完善宏觀調控,統籌推進綠色低碳、城鄉融合發展

作者:梁廣華  審核人:梁廣華  發布時間:2024-07-31  訪問次數:[]

當前我國供給和需求端多項指标穩中有升,經濟回升向好的态勢愈發清晰,然而有效需求不足、部分行業産能過剩、社會預期偏弱依然存在;區域協調發展、綠色低碳發展和城鄉融合發展有待加強。黨的二十屆三中全會,對進一步全面深化改革強調健全宏觀經濟治理體系,完善城鄉融合發展體制機制,深化生态文明體制改革。當下,應完善宏觀調控,實施積極宏觀政策,加快發展新能源等産業,引緻社會投資和擴大内需,形成新質生産力,統籌推進綠色低碳、城鄉融合發展,使國家各種戰略協同推進。

發揮财政政策的強基礎、補短闆積極作用,發行國債依托國有能源企業,開展能源替代行動。集中建設一批大型火力發電替代電站,增加投資需求,大幅減少煤炭發電占比,提升清潔可再生能源占比,協同推進降碳、減污、擴綠、增長。利用财政支出激勵和導向作用,主導建設規範标準的縣域分布式可再生能源自給自足示範項目,加快推進縣域産業園區碳中和進程,引導産業園區周圍鄉村利用閑置空間或者農業空間,大力發展太陽能、風能、生物質能以及氫能等可再生能源,增加光伏産品國内需求,減少外貿壓力。利用财政支出引緻社會投資,大規模建設縣域可再生能源自給自足項目,通過可再生能源、碳彙等需求供給傳導機制引導資本、技術等要素向鄉村流動,持續增加鄉村人均收入,提高鄉村消費能力,進一步提高産業園區産品和服務需求,實現縣域内資本、技術城鄉自由、資源流動,可再生能源與自然生态環境基本滿足的高質量内生增長和城鄉融合發展局面。

完善和優化央行支持綠色低碳、城鄉融合發展貨币政策。進一步利用碳減排結構性貨币政策工具,适時設立城鄉融合結構性貨币政策工具,擴大貨币發行途徑,通過再貸款、再貼現提高貨币發行量,減少資金空轉,避免M1和M2增速反向。發揮結構性貨币政策工具精準滴灌、杠杆撬動作用,引導商業銀行降低綠色低碳、城鄉融合發展項目定向融資成本,創新項目貸款便利化工具,提高項目杠杆率,加快促進綠色低碳、城鄉融合發展。央行應該在二級市場上大量買入支持綠色低碳、城鄉融合發展的國債,增加國債儲備,便于應對類似當前國債持續收益率下降的金融市場不穩定局面;應探索在不導緻流動性泛濫和債務風險前提下直接買賣綠色債券可行性,為綠色低碳發展提供長期低成本資金支持。

财政政策與貨币政策協同效應,将加快推進縣域産業園區碳中和,實現綠色低碳發展,縣域産業園區碳中和将縮小城鄉差别,提高鄉村消費能力,同步實現鄉村振興。

完善宏觀調控,統籌推進綠色低碳、城鄉融合發展,将為我國新能源電動汽車發展打開廣闊空間。2023年以來,盡管我國新能源汽車發展迅猛,但是由于我國煤炭發電占比較大,電池報廢回收再利用技術不完善,使得新能源汽車成色不足。當前,我國新能源汽車出口面臨歐美國家關稅壁壘,完善宏觀調控,提升清潔可再生能源占比,引導鄉村運用市場化價格形成機制,将閑置資源要素化,供給的可再生能源和碳彙要素,參與産業園區收益分配,讓鄉村居民錢包“鼓”起來,讓能源“綠”起來,可進一步促進新能源汽車下鄉和擴大新能源汽車内需。

完善宏觀調控,統籌推進綠色低碳、城鄉融合發展,将同步實現鄉村振興。推進綠色低碳将引導資本、技術等要素向鄉村流動推進可再生能源和碳彙産業發展,加快形成鄉村振興的物質基礎,推進鄉村基礎設施标準化,改善鄉村人居環境,提高鄉村治理水平,解決鄉村社會問題,推動鄉村可持續發展,鄉村全面振興将以市場機制實現。



關閉